藍博士在《聯(lián)合早報》揭秘新加坡開發(fā)新生水的故事

2023-09-19

  2023年9月16日,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100歲冥誕。當日,新加坡官媒《聯(lián)合早報》刊登了一篇由三達膜創(chuàng)始人、新加坡中國科技交流促進會會長、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卓越訪問科學家藍偉光博士親筆撰寫的緬懷文章--【李光耀與新生水的故事】。

  雖然新加坡新生水的成功,是李光耀的非凡愿景、新加坡人民的憂患意識、新加坡政府的優(yōu)秀政策三位一體完美結合的產物,但藍偉光博士為新加坡的新生水技術開發(fā)所作的貢獻亦為人稱道。

  此前一天,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在北京閉幕,發(fā)布《北京宣言》,呼吁世界各國分享治水智慧、共同推進涉水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目標的實現(xiàn),攜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:“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,共同面臨著水問題挑戰(zhàn),需要分享治水理念和經驗。"

 

  藍偉光博士在參加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之后在新加坡《聯(lián)合早報》發(fā)表這一文章,既是為了紀念李光耀先生的百歲冥誕,也是為了回應大會“分享治水理念和經驗”的倡議。其心淵岳,其采綿靡,令人讀完后忍不住嘆服新加坡依靠膜技術解決水問題的先見之明。

 

  納小妹拜讀后亦是慨嘆不已,遂秉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原則,將好文與大家共享,希望各位能與納小妹一樣有所獲益。

  以下為聯(lián)合早報刊登之原文:

  李光耀與新生水的故事

  藍偉光

  新加坡三達國際集團創(chuàng)始人

  新加坡中國科技交流促進會會長

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卓越訪問科學家

 

  相信每個了解新加坡建國史的人都知道,1965年8月9日,新加坡突然被馬來西亞聯(lián)邦政府驅出,被迫成為一個獨立國家。彼時,李光耀情不自禁、潸然淚下。他深知,沒有實現(xiàn)“淡水自由”的新加坡,將面臨“被掐脖子”的困境。

  之所以如此擔憂,是因為李光耀目睹了新加坡“被放棄”的一幕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,數(shù)萬英軍駐守新加坡。但當日軍威脅要切斷從馬來西亞輸往新加坡的水供時,數(shù)萬英軍不戰(zhàn)自潰。英軍在權衡利弊之后選擇投降,走進日軍戰(zhàn)俘營。日軍狡詐,知道控制供水管道,即遏制住新加坡的“咽喉”;英軍束手,認為沒有了淡水,抵抗就變得毫無意義。

 

  故而李光耀深知,沒有水供的保障,新加坡要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生存,非常艱難。新馬曾于1961年和1962年簽署了兩份長期水供協(xié)定,但這兩份協(xié)議分別于2011年和2061年到期,且水供保障的前提是馬來西亞遵守協(xié)議、信守承諾。否則,以當時的基礎條件與技術水平,新加坡根本無法獨立生存。

  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,總是讓人惴惴不安、缺乏安全感。也正因此,李光耀從就任總理的第一天起,就決心要讓島國實現(xiàn)水資源的自給自足。他雖是律師出身,沒有理工背景,但卻有超強的科技想象力。他相信,科技的潛力是無限的,總有一天,在某個地方會出現(xiàn)一種新的技術,讓新加坡的水資源循環(huán)與可持續(xù)利用成為現(xiàn)實。

 

  1987年,李光耀更是大膽預言,未來20年內,抗污染與過濾的技術會取得突破。人們可以依賴技術,把身邊的水變成生產、生活、生態(tài)所需要的水。由此,新加坡就可以實現(xiàn)淡水資源的自給自足,不再仰仗馬來西亞的鼻息生存。

  膜技術正是李光耀所言的“抗污染與過濾技術”。因緣際會,我在31年前從中國廈門南下新加坡,從事膜技術的開發(fā)與應用。如何解決新加坡的水源問題,成為我的研究課題和發(fā)展方向。

 

  起初,我們把目光放在四周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海水,期待應用膜技術實現(xiàn)海水淡化。

  理論上,依靠不經過“相變”(Phase Transition)的膜技術進行海水淡化,能耗較低。然而,我在科研實踐中卻發(fā)現(xiàn),事情沒有想象這般簡單,海水淡化后會分成淡水與濃縮海水兩個部分:淡水的回收率不高,如果要提高淡水回收率,能耗將面臨挑戰(zhàn);濃鹽水的處理也非常麻煩,直接排入海里會破壞海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但要實現(xiàn)綜合利用,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。因而,在當時的條件下,膜法海水淡化困難重重。

 

  正當我為此苦無良策的時候,有一天深夜去洗手間,馬桶“嘩啦”一聲響過,突然腦洞大開:“是否可以把膜過濾的原水由海水改為生活污水?”

  海水淡化是一個泵壓與滲透壓對抗的過程,泵壓必須高過滲透壓才能獲得淡水。隨著海水淡化過程的進行,海水濃縮側的滲透壓會越來越高。此刻,若要繼續(xù)獲得淡水,就必須不斷增加所需的泵壓。這就意味著能耗會越來越大。因此,用膜技術進行海水淡化,不僅提取淡水的比例有限,還會留下大量難以處理的濃縮海水。

 

  如果改用沖馬桶的生活污水作原水,雖然貌似很臟,但固液很容易分離,溶解性有機物的滲透壓也遠比海水鹽分來得低。如此一來,能耗就會大幅降低,凈水的回收率則可以大幅提高。所以,把采用膜法過濾的原水從海水改為生活污水,困擾海水淡化的能耗與水回收率問題,都能迎刃而解,可謂一石二鳥、一舉兩得。

  一個上廁所沖馬桶時的靈光乍現(xiàn),成就了新加坡的污水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,更契合了李光耀依靠“抗污染與過濾技術的突破”、實現(xiàn)新加坡水供自給自足的愿景。

  后來,我曾經就職的公司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,于勿洛建設新加坡第一座基于膜技術應用的污水回收與再利用工廠。新加坡政府則把膜法過濾后可以飲用的水,命名為新生水。

 

  李光耀引以為傲的新生水由此而生。新加坡資深媒體人周兆呈曾在《聯(lián)合早報》撰文披露,李光耀說:“我長期背負著水源的壓力,從第一天開始直到新生水面世為止。我一直專注于保障我們的水供,直到有了新生水。”

  2002年8月1日,時任總理吳作棟在總統(tǒng)府打完網球后喝瓶裝新生水的照片公布,證明新生水安全可靠,達到可以飲用的標準。

 

  2002年8月9日,新加坡國慶慶典現(xiàn)場,6萬多人起立,扭開瓶蓋一起暢飲新生水,宣示新加坡有了替代馬來西亞水供的新水源。

  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009年11月13日、時任聯(lián)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于2018年7月11日,先后訪問新加坡的新生水廠,則說明新生水已經成為新加坡的國家品牌。

 

  新生水的成功,是李光耀的非凡愿景、新加坡人的憂患意識、新加坡政府的優(yōu)秀政策三位一體完美結合的產物。李光耀曾經予我親切的接見與熱情的鼓勵。此情此景,我至今銘記在心,并感到無尚的榮光與萬分自豪。

  故而,在李光耀先生百歲冥誕之際,以此文讓公眾了解李光耀與新生水的故事。窺一斑而見全豹,可見偉人的高瞻遠矚與深刻洞見。

新聞推薦
相關產品